深入台灣真實生活,找尋一張單椅的美好故事, 或許是有點像自己、當乘坐時感到安心····· 一起欣賞找到心目中單椅的他們, 感受彼此間最微妙的互動關係。
深入台灣真實生活,找尋一張單椅的美好故事, 或許是有點像自己、當乘坐時感到安心····· 一起欣賞找到心目中單椅的他們, 感受彼此間最微妙的互動關係。
我人生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做咖啡,簡而言之就是一個咖啡工作者、咖啡職人,提供舒服的咖啡環境給客人。
為了咖啡館的頻繁使用,我在意椅子結構是否穩定、可以堆疊,所以從機能的角度,請MOT的朋友幫我推薦適合的椅子,很實用。
這張椅子主要也是唯一的目的,那就是提供舒適的座位。所以只需做好它的工作就好了,也會一直都在咖啡館座位區。
一家咖啡店除了杯子,最多的就是椅子了,它與客人接觸時間最長,直接地與客人互動、提供與人契合的感受。
機能性最重要,這次挑選新椅,除了實用,椅腳與椅背的顏色,都要能融入、搭配原本的室內風格。
應該很難吧,哈,因為我是咖啡人,椅子在我的領域是很隱藏的工具,直到坐下來之前,都還無法體會它好在哪裡。
千萬不要買復刻品!這是我唯一的頓悟,哈哈。復刻品其實也不便宜,而且終究不耐用,容易老化損壞,不要以CP值去衡量。
目前還沒有耶,哈哈,除非以後又有什麼東西壞掉了吧。
Mojo Coffee負責人陳俞嘉,原本學的是工業工程,因為想研究精品咖啡,找尋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性,一頭栽進咖啡世界,轉眼已是15年資歷的咖啡人;他從自學各種咖啡專業知識開始,也到國外咖啡產地,與當地農民學習,再研究烘豆、沖煮技術,於2004年創立第一家Mojo咖啡,目前位於台中的三家分店皆各有特色,提供不同都會氛圍的展演、閱讀與現場音樂表演,「提供舒適放鬆的空間,給客人一杯好咖啡」,是陳俞嘉15年來不變的堅持。
設計網站MOT TIMES主編,在設計媒體工作多年,曾短暫叛逃編輯工作擔任文創園區公關後現在又再度回到媒體。
一直以來很欣賞日本設計師深澤直人「直覺式」的思考,設計中帶著簡潔、對細節一絲不苟的精神,Hiroshima是深澤直人設計中不可不提的設計之一,更革新了Maruni品牌的精神與定位。從椅背到扶手的線條相當細緻,榫接處相當流暢,而坐在上面其實還蠻舒適的。
一開始是將Hiroshima放在書房,但脊椎已經歪很久,不適合久坐,雖然極不願意還是買了Herman Miller的工學椅,於是就把它搬到化妝桌,但有了Y Chair以後又調整到客廳,另一半很愛變擺設,所以常常會隨心情變換。
一開始我最想要將Hiroshima設定成餐廳椅,但我家實在很小放不下餐桌或中島,只好放棄。Hiroshima的線條弧度很美,即便放在一個角落欣賞也行。有時候沙發被占據時,坐在Hiroshima上,腳放在另一張e15的Backenzahn臼齒小木桌上倒也挺開心的。
編輯工作其實常接觸各式各樣的設計,自然相對的也容易接觸各類型新品,多看國內外的各種設計雜誌、網站或達人介紹,除了鑑賞椅子之外,還可以得知許多背後的小故事,當然,MOT TIMES或北歐櫥窗上就有很多相關報導(笑)。
不會吧!因為重點還是在作品本身,而且我喜好多元,不想只被日本或北歐設計侷限,但也許看到美好的設計品就聯想到我,對編輯來說可能值得高興,畢竟還是要有說服力嘛。
每個人一定都有自己的夢幻單品清單,想要的很多,往往現實總是殘酷(笑)。除了要考量家中的風格之外,如果空間有限,又必須結合實際使用的需求,最好還是現場試座,因為有些好看的設計並不好坐,不過有時候買了一張很美的設計椅,擺著也開心。
想買的很多,例如Finn Juhl 的Pelican Chair「鵜鶘椅」、或是Hans J. Wegner.的ch07 shell chair,但家裡實在放不下那麼多呀。
廖淑鳳
想從事新聞記者,卻誤打誤撞成為中文人,但也自此與文字工作者脫離不了關係,生活總不脫離著設計、建築、藝術等等一切美好事物。身分曾遊走於雜誌編輯、品牌經營、文創園區公關,目前於MOT TIMES擔任主編,繼續為設計迷持續挖掘好設計。
周君怡&李至偉,多年好友。大學同學,一起當兵、實習,分別專攻家醫科和皮膚科。
出遊時方便攜帶,也很上鏡。Flux Chair的風格簡單、優雅,又有休閒感。像是鬱金香花瓣的線條跟山水風景搭起來很好看。
李至偉:一開始他(周君怡)把Flux Chair作為慶祝我診所開業送的禮物,後來我們覺得中年不該忘記青春時的瘋狂,計畫從工作中出逃,帶著桌椅跟器具,選個風景美的地方煮咖啡、看海,就想到了便於攜帶的Flux Chair,還加購了同系列的桌子。現在Flux Chair已經是我們出遊的必備品,計畫帶著它遊遍台灣。
周君怡:一開始只是瘋狂的計畫,實際執行後,真的充滿樂趣,不知不覺會想著下次要去哪裡玩,要帶Flux Chair去哪,即使後來沒辦法常常相約,各自出去玩的時候也一定會帶上它。
周君怡:因為是希望出遊時使用,一定要便於攜帶,材質很重要,然後還有造型跟色彩。我們找了很多,但只有Flux Chair最典雅且色彩活潑,連椅身的線條簡單優雅。
周君怡:我們的小孩一看到Flux Chair就想到我們,對我們來說,Flux Chair像是一種精神,讓我們想起青春時的瘋狂,想看流星雨就立刻出門追星的那種行動力。
家裡使用的單椅,因為每一張都用很久,事前要謹慎思考。如果家裡有小孩也要考量到小孩們的使用習慣。
最近我們看到一款可摺疊及移動的浴缸,感覺來場戶外的泡澡也挺瘋狂的啊!
周君怡 & 李至偉,醫師是他們的工作,卻不代表他們生活的全部。兩人是有著多年深厚情誼的朋友,青春的記憶與精神是即使年長了、成家立業了,也不曾忘記的。他們樂於分享,還有著實踐瘋狂計畫的行動力,希望未來能有機會辦一場更瘋狂的Flux Chair快閃計畫。
家具設計的喜好者。
一直很喜歡柳宗理,而Butterfly stool在柳宗理的設計生涯中,不只占了一個比較特別的位置,也是讓柳宗理、甚至是日本現代設計開始在世界嶄露頭角的作品。
Butterfly Stool可說是日本設計在曲木技術上的突破,所以我將它與Eames的屏風放在一起,另外,也因為Pierre跟柳宗理的師生關係,我把LC1放旁邊,這大概可以說是家具愛好者的一點趣味吧(笑)。
我非常喜歡凳子,因為對空間的干涉最低,搭配性很高。但我其實沒怎麼用Butterfly Stool,我常常覺得大家對家具的要求是不是太多了?有時候其實只要擺得好看,就夠了吧,何必想太多呢。
自己的住家,就要任性一點,去創造一個自己會使用的空間,然後試著想像未來的生活,多push自己一點,往那個方向走。
不會,這太奇怪了。
織田憲嗣曾說過,絕對不要買一樣不能為你服務25年以上的東西。因此在可以負擔的情況下,買一樣真正的好東西,然後好好的享受它吧!
其實我現在已經沒有dream list了,家中比利時建築師Vincent van Duysen與B&B Italia合作設計的單椅或許勉強稱得上,因為找到它的時候,這張椅子已經停產許久,不是花錢就買得到的。同樣也是Vincent van Duysen設計,VVD系列的Day Bed,則是我近期比較想購入的,另外, 因為想想看看Barber & Osgerby這兩位設計師的設計手法,因此也有在考慮英國品牌Estabilished & sons的De La Warr Pavilion單椅。
不務正業的中年大叔/網路知名設計部落客/資深設計家具收藏家,這些都是麥克雞塊的分身之一。而這些特別的身分,可都要從他對家具設計單純的愛好說起,麥克雞塊買家具、寫家具、分享家具設計,因此也讓他在家具設計圈有了響噹噹的名號。
祖魯部落藝術負責人。經營原始部落藝術、老物件、古董的買賣,開店已有15年了。
這張椅子在國外是很常被運用在生活裡的經典,就像白襯衫一樣,是非常基本又耐看的款式,優雅或粗獷的空間都能搭配。
我用經典家具定出空間的基調,所以不會改變擺放位置。我用它來搭配古董木餐桌,跟開放式廚房的色調很協調。
我會用經典單椅來搭配我的藝術收藏。我很喜歡古董藝術,都是老東西,經典也是歷經時間證明的,很百搭,兩者互相映襯。
多看美的事物,多旅遊,即使是在台灣也有許多好看的商業空間。但不要只是照抄,要清楚自己是什麼樣風格的人,選擇適合自己的,多看多比較。
還好。不過這張Navy Chair跟我倒是有點相像。它可以搭在很優雅的空間,也可以很粗獷。我能在歐洲優雅的選品選貨,也能在部落裡過上幾天很原始的生活。
可以從Vitra開始。他們有許多經典設計,被活用在歐美的居家空間中。價格不會太高,又有自己的味道,搭配性強。
Jean Prouvé的Standard Chair,另外我自己很喜歡的則是Maarten Baas的clay furniture系列,我喜歡它的泥塑質感跟不規則。
祖魯部落藝術負責人。Sidney念純藝術出身,於美國學習油畫,原始部落藝術是他的藝術啓蒙,大學時就開始收藏古董及原始部落藝術物件,回到台灣開了自己的店,專營純藝術買賣,今年邁入第15年。因為品味獲得客戶信賴,常為客戶針對空間做藝術與家具的搭配。目前原始部落藝術部份以非洲、大洋洲、印尼爪哇等地為主,甚至博物館等級的雕塑品,也有家具買賣,並以旅遊者的選品概念,於美國紐約、歐洲各國帶回具當地特色的選物。
Retro Studio負責人。不跟隨潮流,堅持自己的經營方向,目前以有品牌的經典的中世紀家具為主。
線條簡單,結構一體成形,以那個年代的技術來說很不容易。我很欣賞Verner Panton,他很敢用色,那個年代沒人像他這樣大膽。
我自己偏向收藏心態,把它作為空間角落的Deco,配上幾本書或小植栽,因為它本身線條就很美,不需要配太多其他家具或物件。
我自己也做空間,很清楚即使是現在,想要像Verner Panton那樣大膽設計或用色也很不容易。設計上會想跟他一樣,擁有這張椅子就是個鼓勵。
許多經典設計都會被仿冒,先從網路或書籍研究,許多國外收藏家都會在網上分享,進一步釐清真假的辨別,真品一定有Logo,若低於行情價超過5000者就要注意可能是仿的。
因為早期Retro Studio經營二手家具,很多人看到我會聯想到二手家具。我希望大家聯想到Jean Prouvé的椅子或Sergo Mouille的燈具。它們太經典了,線條簡單但很美,而且它們倆在世界各地都是被配在一起的,缺一不可。
先了解自己是想要收藏或使用。使用的話要清楚家裡的空間風格,從那個方向走;收藏的話一定要先研究再細選出真正想買的,不是說經典就買,你要去找到自己真的很想要的那件。
Jean Prouvé的antique作品。人總是越難得到的越想要,特別是一些已經停產的,這張要到拍賣市場上找才有可能。另外就是,Robin Day的休閒椅,它用的材質帶木頭、帶鐵,國內比較少見到。它也是中世紀年代的家具,現在仍有生產。
Retro Studio負責人。從廣告業轉行進入家具業已經12年了。從僅3坪大的生活雜貨小店起步,2007年開始轉型經營二手中世紀經典家具及北歐古董經典家具、復古家具,四年前轉向椅代理品牌,以目前仍持續生產的中世紀經典家具為主,包含法國手工燈具Serge Mouille以及Objekto。不依隨潮流,堅持店格,因為這樣才能有持續的熱情。
Jacky經常為客人規劃家具搭配,2010年時,幫一位客人規劃新咖啡店的空間,就是知名的「眼鏡咖啡」,此外,a Poet、Faramita、A8 cafe、A light、Remix Clothing等室內設計也都是出自他手。
遷就美麗的外表下,需要犧牲「坐」的感受?一點也不允許!Jasper Morrison的人體工學思維,透視不同角度的坐姿,精算出不受任何限制的完美弧度。從背到臀的各點支撐力,完整調節了一坐而下時,身體所需的安全舒適。不論側坐或正坐時,你都可以發自內心的說出一聲:「真是一張好坐的好椅!」
更多介紹Maruni所在地是二戰被原子彈投放的廣島,戰後百廢待舉之時,卻無損他們精益求精的木作工藝。深澤直人以減法設計,回歸木工椅的最純粹,符合人體的傾斜椅背,雙臂再搭上絲滑膩潤,輕柔包覆的扶手,體驗細節講究的職人手藝,貨真價實的深澤式「without though」作品。
更多介紹誰能想到摺疊信封的奇特概念,可以套用在單椅上呢?不只擁有高度彈性力,舒適度秉持奢華等級,突破重量、移動的種種限制,隨處都能享受一張單椅的美好。只要幾秒鐘時間,就可以摺疊成舒適的座椅。摺疊起來時可簡潔俐落地收納,貼心的提把設計便於提著走動,放置在各種環境,隨時隨地提供舒適的享受。
更多介紹如果說芬蘭人家都有一張Alvar Aalto的餐椅,這可一點都不誇張。CH69餐椅最迷人之處,便是著名的L型美腳,巧妙的彎曲結構,解決了需要額外支撐的必要,提升穩固和舒適性。延伸至上加寬的椅背,呈現溫潤的弧度曲線,解放了日常對餐椅的滿足和安心舒適。北歐人常說餐桌是家人互動最頻繁的場域,相信一張好餐椅的存在,即是隱形的大功臣。
更多介紹芬蘭大師Alvar Aalto常說,設計要回歸「人人皆能享受,並且要無比耐久」,秉持著對萬物的熱情,堅持將每一件設計做到舒適穩固。天然、樸實、耐用,成了最重要的三大環節,踏實細琢的態度,方才造就芬蘭設計獨具重要性的今日。沒有華麗宣揚的姿態,以L型的椅腳走過近一世紀的輝煌。
更多介紹優雅的蝴蝶造型,卻是各大館藏的座上賓。精準完美的呈現蝴蝶翅膀的對稱之美,細膩處理每個穩固乘坐的細節,透過日本巨匠柳宗理的設計執念-一輩子的「設計手感」,能夠感覺到一股體貼的溫暖,彷彿這項產品是為個人量身訂作,一切都那麼就手。
更多介紹穿梭在各大電影場景的傳奇人物,不管是《駭客任務》、《機械公敵》、《蝙蝠俠:黑暗騎士》、《阿凡達》等。它的設計初心,僅是希望能設計出潛艦上承受魚雷轟炸衝時,依然能安穩堅固使用的單椅,卻意外造福了廣大設計迷與電影迷。Navy Chair的硬派性格與經典造型,細節可不馬虎,經過回收鋁材利用77道工法製成,重量僅3公斤,卻能耐用150年。
更多介紹丹麥設計師Verner Panton最經典的一張單椅,絕非僅只是她一體成型的S曲線外型,細節上更是成就她成為家具發展史上指標的關鍵,現行量產的Panton Chair,輕巧耐重壓、抗UV且100%環保無毒;製成成本的降低,讓我們得以合理的價格入手。現在,試想翹著二郎腿坐在這張美人椅上看報紙的優雅畫面吧。
更多介紹起源於2004年經濟危機,為了重振日本國民對生活的幸福感,舉辦nextmaruni的單椅活動。SANAA兔子椅的首次亮相,驚動了全場注目焦點,不對襯的俏皮耳朵、溫潤精緻的合成板觸感,意外廣受大家喜愛。有著建築基底、回歸人性和大自然元素,也難怪日本每戶家都會擺一張令人好心情的兔子椅!
更多介紹蟬聯多年世界第一的丹麥餐廳NOMA開始,將北歐人文藝術的發揚光大,讓更多人搶著感受「何謂北歐設計?」但若要用一張單椅來詮釋,mater絕對是家具界的NOMA。蘊藏深度的減法美學和純粹有機線條,堅持傳統工藝,選對森林友善的FSC的木材,最重要是落實了社會影響力,強力推動公平交易與環境保護。Mater用一張高腳椅凳,向全世界傳遞了環保精神典範。
更多介紹坐好坐正未必最適合身體。在正襟危座的框架底下,從小要求雙腳靠龍腰桿挺直,但總會忍不住坐起兩腳椅。Vitra挑戰硬是將椅腳去一個小角,眼看似乎變成搖椅,但在精準掌握了9°斜角的關鍵,達到緩慢搖動卻安穩舒適。只為滿足心靈嗎?那可就錯了!健康研究證明9°斜角強化了全身血液循環、提升精神注意力,一傾一倒讓身體更加自在。
更多介紹「靈活!」Bouroullec布魯克兄弟誇下海口的設計理念。從無拘束的一條線無限延伸,不斷精算著比例。更大膽將腦筋動到橡木膠合板(Plywood)上,創造了前所未見的4.5 毫米極致纖薄,延伸成完美平衡的一線成形。更成為全球最火紅咖啡品牌Blue Bottle Coffee 日本限定店的指定用椅,也難怪連奧斯卡影帝艾迪瑞德曼(Eddie Redmayne)也愛不釋手!
更多介紹常有人問,這張圓凳好像在哪裡看過?像Stool 60 這種歷史悠久的好設計,在網路或仿間一定很容易看到「致敬版」。我們要很認真的跟大家說明,artek的首要堅持,就是材料一定要從芬蘭當地的白樺森林中精心嚴選,挑選後的上等木材還得在戶外經過整理乾燥,等上半年才能使用,過程嚴謹毫不馬虎,椅子可不是衣服或包包過季就得換,也不該覺得壞了沒關係再買,它應該是要讓家裡的人用得舒適安全,可以用上很久很久很久…(請自己延伸下去)的好東西。
更多介紹Vitra長期致力於新材質與技術的發展,作品更是能簡單融入各種場域中。HAL好椅有著極度舒適的「好坐」功力外,椅腳的多變性也是它讓人愛不釋手。溫潤的木腳讓能椅身的色彩個性化展現,但別忘了它的設計原點,仍是希望你坐上它之後,忍不住讚嘆「好好坐!」
更多介紹絲毫不見emeco招牌的鋁製材質,但Alfi單椅一推出時,卻著實驚豔了米蘭展。搭配使用90%以上的PP塑料,沿襲了emeco堅持的環保又耐用理念,渾圓寬大的座面提供良好的乘坐體感,椅坐底下則是紮實的梣木椅腳,莫怪設計師Jasper Morrison 自豪的表示,這是他設計的椅子中坐起來最舒服的一張單椅。
更多介紹德國人以嚴謹著名,德國設計師Konstantin Grcic更是很難得會設計出這麼圓滑柔軟的座椅,原來他是想要設計出猶如卡通童趣般的休閒椅。透過Magis驚人技術,完成多種軟硬及彈性的座椅部件:紮實的圓柱椅腳,將大型條狀水管繞成扶手兼椅背,和豐富彈性的薄型椅座。童趣造型令人一眼難忘,如果將它搬去迪士尼樂園擺放也毫無違和之感。
更多介紹鬼才設計師Philippe Starck的奇幻想像下,才有這張採用回收塑料與木屑所製成的環保單椅。針對椅背、座椅與椅腳分別進行多次不同的檢驗,取得耐重壓及耐撞擊的程度認證報告,防水堅韌,可以堆疊收納不佔空間。天然材質讓它帶著自然的生命氣息,手指滑過椅身的曲線,感受著它設計起點的浪漫氛圍。
更多介紹外型乍看簡樸,但Air Chiar可來頭不小。它是全世界第一張利用氣體輔助射出成型的椅子,可說是顛覆了塑料家具的歷史。特殊中空的設計結構,發揮極致性的輕薄,卻能穩固支撐乘坐的重量,更加精算了堆疊、乘坐的舒適角度。更令人喜悅的是,擁有經典豐富的來歷,價格卻十分親民,榮登為新手藏迷的第一張推薦單椅。
更多介紹拜訪每個平凡生活的理想角落,一張經典單椅於無形中賦予令人回味的美好力量。輕鬆地擁有了它走進日常,帶給每個生活家們無法預期的無窮記憶和靈感。走進最貼近真實的居家空間,一同感受每一場精采故事背後,最簡單的美好幸福。
期待有更多美好的單椅故事,若您已擁有一人一椅中所介紹的任何一張單椅,歡迎您寄送合拍照片至北歐櫥窗信箱(cs@nordic.com.tw),我們將獨家寄送乙份神秘禮物給您。